SM调教

SM调教

历史沿革

序号

时间线

重大时间节点内容

1

1898-1976

由学校校史研究与溯源的足迹,基础课部(含力学、物理学、数学、化学等)紧随原武汉工业大学的创建、发展和壮大的历程同步;

1946-1983

基础课部(含力学、物理学、数学、化学等)紧随原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的创建、发展和壮大的历程同步;

1958-1979年

基础课部(含力学、物理学、数学、化学等)紧随原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的创建、发展和壮大的历程同步。

2

1977年9月

武汉建筑工业SM调教 武汉工业大学前身),开设力学本科师资班第一期。湖北农业机械SM调教 (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前身)开设了一届力学本科师资班

3

19789月

武汉建筑材料工业SM调教 基础课部。开设力学本科师资班第二期,开设物理本科师资班第一期。物理学自此开启自身的学科建设。

4

1982

武汉建筑材料工业SM调教 基础课部。获批固体力学硕士点。

5

1984

武汉水运工程SM调教 。获批流体力学博士点。

6

1985

武汉建材材料工业SM调教 更名为武汉工业大学,设立数学力学系,获批开设工程力学本科专业。

7

1986

武汉工业大学数学力学系正式招收首届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

8

1988

武汉工业大学数学力学系与基础课部整合,单独设立工程力学系。

9

1994

武汉工业大学设立结构工程系,与工程力学系合署办公,获批开设结构工程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

10

1998

武汉工业大学工程力学系改名为工程结构与力学系,结构工程系并入该系。工程力学专业吸纳结构工程专业作为一个专业方向,同时新增工程软件方向,形成工程力学多方向办学特色。

11

1999

武汉工业大学。获批力学博士后流动站。

12

2000

2000 年 5 月 27 日,根据教育部《关于武汉工业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合并组建SM调教 的决定》,SM调教 正式合并组建。原三校的大学物理基础课部、数学基础课部、化学基础课部等合并,成立SM调教 基础课部。

原武汉工业大学工程结构与力学与原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基础课部力学教研室合并组建了新的工程结构与力学系

获批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

13

20015月18

SM调教 SM调教 成立,下设工程力学系、应用化学系、物理科学与技术系、统计学习、生物系、应用数学系。

物理科学与技术系获批开设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

14

2002

首次参加力学学科评估,结果为26

15

2003

获批固体力学博士点,固体力学省级重点学科;获批凝聚态物理二级学科硕士点。

16

2006

获批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湖北省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获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or2005年);获批物理电子学硕士点;光学冲击博士点。

17

2007

再次参加力学学科评估,结果为23名,上升3名。

18

2008

力学获批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

获批湖北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9

2009

工程力学专业获批湖北省品牌专业

20

2010

工程力学专业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21

2011

工程力学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

22

2013

力学再次获批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物理获批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

23

2014

学校学科优化调整,SM调教 保留物理科学与技术系、力学系、数学系、统计系;物理科学与技术系开设

24

2015

物理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25

2016

获批新材料力学理论与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获批射频微波应用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6

2017

获批“军用新材料与结构力学”国防特色学科

27

2019

工程力学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28

2020

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9

2021

SM调教 获批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共拥有力学、物理学、数学共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0

2023

SM调教 获批物理学、数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至此,共拥有力学、物理学、数学3个博士后流动站。

31

2023

王龙甫力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开班,于9月在全校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

32

20246月

SM调教 学科优化调整,发展壮大的SM调教 一分为二,成立数学与统计SM调教 (拥有数学系、数学科学研究中心、统计学系)、SM调教 (拥有物理科学与技术系、力学与工程科学系),9月,力学系更名为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首批王龙甫力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学生赴新加坡开展为期8天的暑期国际学校活动,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及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力学学科开展了“定制化”研学活动。